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故事,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
前四句说诸葛亮—— 他拼了老命北伐("尽瘁出祁山"),其实也有自保的考虑。但刘禅在他死后故意拖延发丧("抑其丧"),明显是对这位功臣心存猜忌。就像现代职场中,老板可能表面重用能干的员工,心里却始终提防着。
后四句说司马懿—— 像狼一样狡猾的司马懿("狼顾"指他像狼回头一样多疑),曹丕却一直包庇他。曹家父子自以为像舜禹那样会用人("知舜禹"是自夸会识人),结果转眼就被司马家篡了权("食其弊"即自食恶果)。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狼顾"这个动物比喻,活画出司马懿的阴险形象 2. 通过对比诸葛亮被猜忌、司马懿受重用,揭示领导者的用人失误 3. "转瞬食其弊"像突然响起的警钟,点破历史教训:盲目自信终将翻车
就像现在有些公司,真正干事的人被防备,耍心眼的反而受重用,最后公司垮了才后悔。诗人用三国故事给我们敲了记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