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公鹰
与鹰写真惟楚公,与公作歌惟老杜。
画托此歌以不朽,至今人诵抟空句。
相传妙画旧通灵,乌鹊不敢巢庭树。
饥未饱肉资远击,凛然戴角乃□顾。
枯枝绝笔半已讹,飞鸟脱字无缘补。
好事能来一赏音,不必移之在缣素。
画托此歌以不朽,至今人诵抟空句。
相传妙画旧通灵,乌鹊不敢巢庭树。
饥未饱肉资远击,凛然戴角乃□顾。
枯枝绝笔半已讹,飞鸟脱字无缘补。
好事能来一赏音,不必移之在缣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杜甫为楚国公画的一幅鹰图题诗的故事,展现了艺术作品的永恒魅力。
前四句说:只有楚国公能把鹰画得这么传神,只有杜甫能写出这么棒的诗来配这幅画。这幅画因为杜甫的诗而流传千古,现在人们还在传诵诗中雄鹰展翅高飞的句子。
中间四句讲了个神奇传说:这幅画太逼真了,连乌鸦喜鹊都不敢在画院附近的树上做窝,生怕被画中的老鹰吃掉。画里的鹰虽然饿着肚子,却保持着随时准备出击的凶猛姿态,头上仿佛长着角一样威风凛凛。
后四句说现状:可惜现在这幅画已经破损,字迹也模糊了,就像飞走的鸟儿一样难以复原。但诗人认为,真正懂艺术的人不需要执着于保存画作本身,只要懂得欣赏其中的精神就够了。
全诗通过"画-诗-传说-现状"的层层递进,表达了"真正的艺术超越物质载体"的深刻哲理。就像我们现在虽然看不到原画,但通过杜甫的诗句,依然能感受到那只雄鹰的英姿。
范令闻
范令闻,名不详,号遁庐,绵州(今四川绵阳)人。宁宗庆元前后官利州路转运使。事见《金石苑·宋富乐山范公诗》王夷简庆元三年跋。今录诗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