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逍遥自在的生活画面,同时暗含对世俗权力的淡然态度。
前两句"白云松下日逍遥,时掬清泉意更饶"用简单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白云、松树、清泉构成自然背景,主人公每天悠闲自得,时不时捧起清泉饮用,内心充满富足感。这里的"意更饶"不是指物质丰富,而是精神上的满足。
后两句"借问先生行此乐,宫中圣主是唐尧"采用问答形式,有人好奇地问:"您这样快乐地生活,可知道现在宫中的皇帝是像尧舜那样的明君啊?"这个问句暗含的意思是:既然天下太平,为何不出来做官呢?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通过前两句描绘的隐逸生活本身,含蓄地表达了主人公的态度:即便在明君治下,他仍然选择远离朝堂,享受山水之乐。这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正是中国传统隐士文化的精髓。
诗中的"许由"是著名隐士典故,相传尧帝想让位给他,他听到后觉得玷污了耳朵,跑去洗耳。这个背景更强化了诗歌"不慕权势"的主题。全诗用最朴素的语言,传递出最超脱的人生态度。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