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送别友人李子和去四川游玩时写的,充满了对四川历史文化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深情嘱托。
开头两句"论蜀文谁著,风流汉长卿"直接点出四川的文化底蕴——提到四川的文采风流,首推西汉大才子司马相如(字长卿)。这里用历史名人来烘托四川的文化魅力。
中间四句写友人行程:"欲投巴子国,定向锦官城"说李子和要去古代巴国所在地(四川),目标明确就是成都(锦官城是成都别称)。"羸马冲山色,哀猿杂树声"想象友人骑着瘦马穿越青山,听着猿猴啼鸣与树林沙沙声相伴的景象,既写出蜀道风光,也暗含对友人旅途艰辛的体贴。
最后两句"武侯遗庙在,瞻谒重含情"是全诗情感升华。诗人特意提醒友人:诸葛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就在那里,你去瞻仰时一定要代我表达敬仰之情。这里既展现对历史贤相的崇敬,也借武侯祠这个文化符号,把送别之情与对蜀地文化的敬重融为一体。
全诗巧妙融合三个层次:用司马相如展现蜀地文脉,用旅途风光描绘地理特征,最后以诸葛亮收束全篇,在送别诗中注入历史厚重感。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能让读者感受到四川的人文魅力与诗人的真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