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怀念已故友人周公的挽诗,通过回忆过去共事的经历,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遗憾。
首联"忆昔敬皇隆化日,属当江省校文年":作者回忆当年在皇帝治下的盛世,两人一起在江南地区负责科举考试的工作。"敬皇"指当时的皇帝,"隆化日"形容政治清明的时代,"校文年"指负责科举考试的年份。
颔联"持衡骢使推双竹,入彀鸿生愧比肩":描写两人一起主持考试的场景。"持衡"比喻公平选拔人才,"骢使"指御史(监察官员),"双竹"可能指两人像竹子一样正直。"入彀"指录取考生,"鸿生"指优秀考生,作者谦虚地说自己与周公并肩工作感到惭愧。
颈联"连帅遐方仍懋绩,抚安中土竟虚传":写周公在边疆任职时仍建功立业,但后来在中央任职时抱负未能实现。"连帅"指地方军事长官,"遐方"指偏远地区,"懋绩"是卓越政绩,"抚安中土"指在中央任职。
尾联"心香未炷空头白,公后应知衮衮贤":表达遗憾之情。"心香"指祭奠的心意,"未炷"是说还没来得及表达敬意周公就去世了,"空头白"指自己徒增白发。最后相信周公后继有人,会有更多贤才出现。
全诗通过具体的工作场景描写,展现了逝者公正廉洁、能力出众的形象,同时流露出作者对友人早逝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情感真挚而不失含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