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又略带寂寥的江南小城风光,充满了画面感和怀古之情。
开头两句像一幅水墨画:县城被青山环抱,远处隐约能看见几户人家。这里用"围"字让山有了动态感,像是温柔地拥抱着小城。"隐隐"二字用得巧妙,既写出了距离感,又增添了一丝朦胧美。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了江边景色:杂乱的石头从江边露出,一座孤零零的小山映着斜阳。这里"乱"和"孤"形成对比,一个写江石的随意散布,一个写山峰的孤独矗立。接着写官舍边的柳树新添了翠绿,驿站小楼旁的花儿散发着清香。"添"和"泛"两个动词用得生动,让静止的景物有了生命力。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在这里看不到陶渊明(陶彭泽)的踪迹,只有湓城(九江古称)的暮色中飞起几只乌鸦。这里用陶渊明这个隐居诗人的典故,暗示自己也向往这种隐居生活。乌鸦在暮色中飞起的画面,给全诗增添了一丝惆怅和孤独感。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拍了一组照片:从远山到近水,从官舍到驿楼,最后镜头定格在暮鸦上。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把寻常景物写得很有韵味,又在结尾悄悄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读起来清新自然,又带着淡淡的忧伤。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