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借楚襄王的典故抒发文人多愁善感的情绪。
开头"我是襄王作赋臣"用了个典故:战国时楚襄王曾让宋玉写《高唐赋》,这里诗人自比宋玉,暗示自己也是个有才华的文人。"曾攀兰茝楚江滨"继续用楚地意象,说自己在楚江边采摘香草(兰茝),既展现文人雅趣,也暗含追求高洁品格的意思。
后两句特别有意思:"多愁多病春如酒",把春天比作烈酒——表面看是美景,实际喝多了让人愁病交加,这种矛盾比喻很新颖;"为雨为云恼杀人"化用"巫山云雨"的典故,原指男女欢爱,这里却说这些缠绵景象反而让人烦恼,透露出文人面对美好事物时那种既向往又纠结的复杂心态。
全诗妙在把文人的矫情写得真实可爱:明明享受着风雅生活(作赋、赏景),却偏要抱怨"多愁多病";明明被美景打动,却嘴硬说"恼杀人"。这种"甜蜜的烦恼"正是古代文人特有的浪漫气质,就像现代人发朋友圈"被美景治愈了,但走得好累啊"的感觉,让人会心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