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张绩禹功
李唐元和间,文人如蚕起。
李翱与李观,言雄破奸宄。
孟郊及张籍,诗苦动天地。
持正不退让,子厚称绝伟。
元白虽不道,急名愈弗已。
卒能霸斯文,昌黎韩夫子。
吾宋兴国来,文人如栉比。
黄州才专胜,汉公气全粹。
晦之号绝群,平地走虎兕。
谓之虽駮杂,亦文中骐骥。
白稹洎肤震,江佗自为水。
朱岩兼孙仅,培楼对岳峙。
卒能霸斯文,河东柳开氏。
嗟吁河东没,斯文乃屯否。
汩汩三十年,淫哇满人耳。
粤从景祐后,大儒复倡始。
文人如麻立,枞枞攒战骑。
徂徕山磊砢,生民实顽鄙。
容貌不动人,心胆无有比。
不度蹄涔微,直欲触鲸鲤。
有慕韩愈节,在肩柳开志。
今读禹功文,予戟寒相倚。
实光千里高,飞出破屋裹。
龙音万丈长,拔出重渊底。
雷霆皆藏身,日星或失次。
我惭年老大,才力渐衰矣。
禹功气奔壮,今方二十二。
前去吾之年,犹有十四岁。
今读禹功文,魂魄已惊悸。
更加十四年,世应绝俦类。
卒能霸斯文,吾恐不在已。
禹功幸勉旃,当仁勿让尔。
李翱与李观,言雄破奸宄。
孟郊及张籍,诗苦动天地。
持正不退让,子厚称绝伟。
元白虽不道,急名愈弗已。
卒能霸斯文,昌黎韩夫子。
吾宋兴国来,文人如栉比。
黄州才专胜,汉公气全粹。
晦之号绝群,平地走虎兕。
谓之虽駮杂,亦文中骐骥。
白稹洎肤震,江佗自为水。
朱岩兼孙仅,培楼对岳峙。
卒能霸斯文,河东柳开氏。
嗟吁河东没,斯文乃屯否。
汩汩三十年,淫哇满人耳。
粤从景祐后,大儒复倡始。
文人如麻立,枞枞攒战骑。
徂徕山磊砢,生民实顽鄙。
容貌不动人,心胆无有比。
不度蹄涔微,直欲触鲸鲤。
有慕韩愈节,在肩柳开志。
今读禹功文,予戟寒相倚。
实光千里高,飞出破屋裹。
龙音万丈长,拔出重渊底。
雷霆皆藏身,日星或失次。
我惭年老大,才力渐衰矣。
禹功气奔壮,今方二十二。
前去吾之年,犹有十四岁。
今读禹功文,魂魄已惊悸。
更加十四年,世应绝俦类。
卒能霸斯文,吾恐不在已。
禹功幸勉旃,当仁勿让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介写给年轻才子张绩(字禹功)的赠诗,用对比古今文坛的方式激励后辈。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文坛传承的规律
诗人先列举了唐代文坛的盛况:韩愈像武林盟主一样统领文坛,手下有李翱、孟郊等各具特色的"高手"。接着讲宋代初期柳开像新一代盟主,手下也有黄州(王禹偁)、晦之等能人。但柳开去世后文坛陷入三十年的混乱,直到景祐年间才重新振兴。这里用"武林门派"的比喻,让读者明白每个时代都需要领袖人物。
第二部分:夸赞张禹功的才华
诗人用一系列夸张比喻形容张禹功的文章:像寒光四射的兵器,像冲破屋顶的强光,像万丈龙吟,甚至能让雷霆藏身、日月失序。更厉害的是,这个年轻人现在才22岁,比诗人当年还小14岁,前途不可限量。
第三部分:殷切期望
诗人说自己老了,但相信张禹功经过十四年历练后,一定能成为新一代文坛领袖。最后两句最直白:"当仁不让"就是鼓励他该出头时就出头,不要谦虚推让。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武侠小说式的比喻讲文坛兴衰,生动有趣
2. 夸人夸得很有创意,把文章比作龙吟、闪电等
3. 展现前辈对后辈的真挚期待,最后两句像长辈拍着年轻人肩膀说"未来就看你的了"
4. 通过年龄对比制造戏剧性,22岁就如此厉害,36岁还得了
本质上是一篇用诗歌形式写的"鼓励信",既有文学史的梳理,又有对后辈的激赏,还有传承文脉的使命感,读来令人振奋。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