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宗皇帝挽词五首

上主提皇器,真人献赤符。
夜书劳玉几,夕驾促金凫。
洛自三陵咽,嵩犹万岁呼。
谁言虞帝寿,终不返苍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英宗皇帝去世的挽歌,用比喻和典故表达了深切的悲痛。

首联“上主提皇器,真人献赤符”写皇帝受天命登基,像古代帝王一样拥有神圣的权威。“提皇器”象征掌握国家大权,“赤符”暗指天意授命,说明他的统治合乎天理。

颔联“夜书劳玉几,夕驾促金凫”写皇帝勤政,夜晚还在批阅奏章(“夜书劳玉几”),但突然离世,像乘着金凫(传说中仙人的坐骑)匆匆飞走,暗指他的死亡来得突然。

颈联“洛自三陵咽,嵩犹万岁呼”用洛阳和嵩山代指天下,说洛阳的皇陵为他哭泣(“三陵咽”),而嵩山仿佛还在呼喊“万岁”,表达举国上下对他的怀念和不舍。

尾联“谁言虞帝寿,终不返苍梧”借用舜帝(虞帝)的典故——传说舜南巡时死在苍梧,这里说即使像舜那样的圣君,最终也无法避免死亡,暗示英宗皇帝虽然贤明,却也无法逃脱命运,再也无法回到人间。

全诗通过神话意象和自然景象的烘托,既赞美了皇帝的德行与功绩,又深沉地表达了对他逝去的哀痛,感情真挚而庄重。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