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未寻南郭旧生涯,且向淮堧太守家。
西圃学栽陶令菊,后园时种邵平瓜。
民淳讼少看空圄,吏散庭空听报衙。
更得岁丰多乐事,宦⑴游谁复问年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地方官员的闲适生活和治理有方的成就感,充满知足常乐的豁达情怀。

前四句写官员的日常生活:虽然没能过上隐士般自由的生活(南郭先生典故),但在淮河边太守家中也自得其乐。他在西边园子学着陶渊明种菊花,在后院像秦朝隐士邵平一样种瓜——通过这两个著名隐士的典故,展现自己虽在官场却保持淡泊的心态。

五六句转到工作场景:因为治理得当,百姓淳朴、官司稀少,监狱都空着;衙门里公务清闲,官吏们下班后庭院空空,只剩报时的鼓声。这两句用"空圄""空庭"的意象,生动表现了政通人和的治理成果。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遇上丰收年景更添喜乐,在这样的满足中,谁还会计较做官耗费了多少青春年华呢?通过反问句道出心声:与其纠结仕途得失,不如珍惜当下的充实快乐。

全诗用种花、种瓜、空监狱等生活化场景,塑造了一位既能勤政爱民,又懂享受生活的官员形象。语言清新自然,像在和老朋友聊天,把平凡的日常写出诗意,传递出"做好眼前事,处处是桃源"的生活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