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其二 常州吕侠出其姐氏《春阴词》见示,立和二阙

凤嘴愁凝,蝶衣凉褪,更无花影当门。
妆罢薰香,消磨燕昼鹃昏。
一丝帘额嫠蟾影,背东风、偷梦梨云。
镇无聊、未枕先眠,未酒先醺。
城南咫尺香车路,问俊游旧迹,如梦如魂。
小立回廊,烟鬟难认何人。
闹红消息懵腾过,剩垂杨、绿暗连村。
是东皇、预借秋心,酝酿芳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日阴郁氛围中的孤寂与愁思,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心理刻画,展现了春愁与时光流逝的哀婉情感。

上片以景物起笔,"凤嘴愁凝"(香炉的凤形出口仿佛凝结着愁绪)、"蝶衣凉褪"(蝴蝶翅膀般轻盈的衣衫因春寒褪色)等意象,营造出冷清压抑的春阴景象。女子梳妆熏香只为打发漫长白日,帘外一弯残月(嫠蟾)映照着她独守空闺的凄凉。"偷梦梨云"暗示她只能在梦中短暂逃离现实,而"未枕先眠,未酒先醺"则生动表现出她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

下片转入回忆与怅惘。城南曾是与恋人同游之处,如今香车犹在却物是人非。"烟鬟难认"既写薄雾中看不清来人,也暗指往事已模糊不清。春红(闹红)匆匆谢去,只留下杨柳成荫,这里用"懵腾"形容春光恍惚即逝的感觉。结尾"东皇"(春神)"预借秋心"的构思尤为精妙:明明是芳菲时节,却提前感受到秋日的萧瑟,这种矛盾心理强化了词中"美好终将消逝"的忧伤基调。

全词通过"春阴"这一特殊天气,将女子细腻敏感的心境与自然景物交融,用"梨云""闹红"等鲜丽意象反衬愁绪,形成含蓄深婉的艺术效果。词中时空不断切换(现实与回忆、春日与秋心),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物恍惚怅惘的心理状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