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莲台

秋台好登望,菡萏发清池。半似红颜醉,凌波欲暮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登高赏莲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秋台好登望,菡萏发清池"就像在说:秋天的亭台最适合登高远望,看那池塘里的荷花正开得热闹。这里的"菡萏"就是荷花,用这个词比直接说"荷花"更有韵味。

后两句特别有意思,把荷花比作喝醉的美人:"半似红颜醉,凌波欲暮时"。诗人说盛开的荷花像微醺的美人脸颊泛红,在傍晚的水面上轻轻摇曳。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浪漫,把静态的荷花写活了。

整首诗妙在: 1. 选材很生活化,就是寻常的秋日赏荷,但观察细腻 2. 比喻新颖,把荷花比作醉美人,既写出颜色又写出动态 3. 短短20个字就勾勒出时间(傍晚)、地点(池塘)、景物(荷花)、感受(惬意)的完整画面 4. 读起来朗朗上口,像在眼前播放一段秋日小视频

这种小诗就像现在朋友圈发的精致短图文,用最简练的语言记录生活中美好的小瞬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