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族人秣陵兄弟诗(何思澄为秣陵令。)
吾宗昔多士,文雅高缙绅。
小子无学术,丁宁困负薪。
傍枝实纷乱,领袖寄亲姻。
名价齐两许,闺门比三陈。
风力咸通迈,艺业并纷纶。
元方振高羽,洛令初解巾。
自尔典名郡,所在号清淳。
齐儿敢为俗,蜀物岂随身。
禄俸不妻子,讴吟乃吏民。
孰云秽明德,惟在中圣人。
若能遗酌我,称首当属仁。
仲将本特达,坎壈犹贱贫。
方成天下士,岂伊席上珍。
外情或简易,内鉴甚人伦。
时然临下邑,摘伏信如神。
顾余晚脱略,怀抱日湮沦。
游宦疲年事,来往厌江滨。
十载犹先职,一官乃任真。
土牛竟不进,刍狗空重陈。
羁旅无俦匹,形影自相亲。
萧索高秋暮,砧杵鸣四邻。
霏霏入窗雨,漠漠暗床尘。
所思不可见,邈若胡与秦。
愿子加餐饭,良会在何辰(○本集一。《诗纪》八十三。)。
小子无学术,丁宁困负薪。
傍枝实纷乱,领袖寄亲姻。
名价齐两许,闺门比三陈。
风力咸通迈,艺业并纷纶。
元方振高羽,洛令初解巾。
自尔典名郡,所在号清淳。
齐儿敢为俗,蜀物岂随身。
禄俸不妻子,讴吟乃吏民。
孰云秽明德,惟在中圣人。
若能遗酌我,称首当属仁。
仲将本特达,坎壈犹贱贫。
方成天下士,岂伊席上珍。
外情或简易,内鉴甚人伦。
时然临下邑,摘伏信如神。
顾余晚脱略,怀抱日湮沦。
游宦疲年事,来往厌江滨。
十载犹先职,一官乃任真。
土牛竟不进,刍狗空重陈。
羁旅无俦匹,形影自相亲。
萧索高秋暮,砧杵鸣四邻。
霏霏入窗雨,漠漠暗床尘。
所思不可见,邈若胡与秦。
愿子加餐饭,良会在何辰(○本集一。《诗纪》八十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诗人赠给一位名叫秣陵的兄弟,诗中提到了秣陵兄弟的家族背景、为官经历以及诗人自己的人生境遇。下面我试着用现代语言解释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背景介绍
诗的开头介绍了秣陵兄弟家族的背景。诗中说,秣陵兄弟家族曾经人才辈出,家族中的男性成员大多是有学问、有地位的人。然而,诗人自己没有多少学术知识,在艰苦的环境中勉强度日。家族和兄弟的关系
诗中提到,秣陵兄弟虽然是远房亲戚,但关系亲近。他们的才华和名声都与另外两个家族相比并不逊色。四位兄弟能力出众,风范相似,都备受人们赞赏。诗人的感慨
诗人提到自己虽然才华有限,但地位较高,享受着诗书带来的精神自由。尽管如此,诗人的内心深处仍然感到不安,因为有些人过于关注名声和德行,而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秣陵兄弟的经历
诗中描述了秣陵兄弟从地方官员到中央官员的转变,他们的清廉和公正赢得了人们的尊敬。诗人的朋友元方也得到了提升,担任了重要职务。诗人的无奈
诗人感叹自己在外漂泊多年,官职不稳定,生活艰辛。他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帮助,感到孤独而无助。祈愿
诗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秣陵兄弟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常常相聚,享受生活的美好时光。总结
整首诗通过赞美秣陵兄弟的才华和高尚品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亲情及友情的渴望。诗人用诗句传达了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与祝福,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深刻思考。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