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重衲住武康杨庵

和王功业太常书,额赐禅宫表墓墟。
香炷四时同佛供,松风百嶂有僧居。
鼓钟声隐高秋外,楼阁名存劫火馀。
此去封禺山色远,伫看一锡度空虚。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送一位法号"重衲"的僧人前往武康杨庵修行时的场景和感受。

前两句说这位僧人与王太常(古代官职)有过书信往来,现在皇帝赐匾额给这座禅寺,让它成为守护墓地的场所。这里透露出这座寺庙有些历史渊源,可能和某位重要人物有关。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了寺庙环境:香火常年不断供奉佛祖,群山环绕中松涛阵阵,僧人在此清修。秋天能隐约听到钟鼓声,虽然经历战火,但楼阁的名字依然留存。这些描写既展现了寺庙的庄严宁静,又暗示它历经沧桑。

最后两句是送别时的想象:想象僧人远去封禺山(在浙江德清),看着他手持锡杖(僧人法器)渐渐消失在远方的身影。一个"伫"字写出送行人久久站立目送的不舍,"度空虚"则暗含对僧人超脱尘世的赞叹。

全诗通过寺庙环境、历史痕迹和送别场景的描写,既赞美了僧人的修行境界,也流露出对佛门清净的向往。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