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计筹山》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首先,诗人站在计筹山上,向东望去,看到吴地和会稽两州相连,心中充满了对远方的思念和无限的遐想。这里的“凭高怀远思悠悠”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思绪却飘向远方的深沉情感。
接着,诗人用“云迷大泽鱼龙夜,风散平原草木秋”来形容眼前的景色。大泽被云雾笼罩,鱼龙在夜晚活动,平原上的草木在秋风中摇曳。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然后,诗人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个人物:文种和子皮。文种是春秋时期的名将,他曾经为国效力,但最终却因猜忌而自刎。子皮则是范蠡的别称,他在功成名就后选择退隐,驾船归隐于五湖。诗人用“三尺空悲文种剑,五湖归去子皮舟”来表达对这两位历史人物的感慨,既有对他们悲剧命运的同情,也有对他们选择归隐的羡慕。
最后,诗人感叹“凄凉旧事成陈迹,惟有青山枕碧流”。历史上的种种往事已经成为了过去,只有青山依旧,碧水长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以及对自然永恒不变的赞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之美的赞叹。诗中既有深沉的情感,也有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既悲凉又宁静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