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阴亭

绿阴亭上夏五月,瀛洲上客与俱来。
日出众鸟绕屋语,竹深好花当户开。
镜里水涵萍似粟,席间云落酒如苔。
更贪贺监清狂甚,艇子朝朝暮暮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绿荫亭中的闲适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文人雅趣。

诗的第一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五月的绿荫亭,暗示这是一个避暑纳凉的好去处。"瀛洲上客"指的可能是诗人自己或同游的高雅友人,大家结伴来此消夏。

接着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周围环境:清晨太阳升起时,成群的鸟儿在屋檐周围欢快鸣叫;茂密的竹林深处,鲜花正对着门户绽放。这两句通过鸟语花香的生动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五六句转入更精巧的描写:亭中水池像镜子般清澈,浮萍像小米般点缀水面;宴席间飘落的云影,倒映在酒杯里如同青苔。这里诗人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物(小米、青苔)来形容自然景物,既贴切又富有生活情趣。

最后两句借用贺知章(贺监)的典故,这位唐代诗人以狂放不羁著称。诗人说自己也想像贺知章那样纵情山水,天天乘着小船在亭子周围往来游玩,表达了对这种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夏日亭台、花鸟、竹林、水池等景致,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闲适雅致的生活态度。读来让人感受到夏日的清凉与惬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