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定斋

吾观大梁城,九衢尘暗天。
蛮触日交争,夔蚿互相怜。
此心如慈幡,袅袅风中悬。
王子闭门卧,守心长缚禅。
能定乃能应,如镜别丑妍。
吾岂匏瓜哉,孔子有至言。
君看日月行,亦若磨蚁旋。
涪翁已发药,此句不用传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喧嚣纷扰的世界,以及如何在混乱中保持内心平静的智慧。

开头用"大梁城"比喻繁华都市,街道尘土飞扬,暗示人世间的纷争不断。"蛮触""夔蚿"这些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像小虫一样互相争斗又互相依赖的生存状态。

诗人把自己的心比作"慈幡"(佛教中的慈悲旗帜),在风中轻轻摇摆,既表现了内心的波动,也展现了超脱的姿态。"王子闭门卧"这段描写了一位隐居修行的人,通过禅定来守护内心安宁。

诗中提出"能定乃能应"的哲理,就像镜子能清晰映照事物一样,内心安定才能看清世间美丑。借用孔子"吾岂匏瓜哉"的典故,说明人不能像挂在藤上的葫芦那样无所作为。

最后用日月运行和蚂蚁绕磨盘作比,既道出宇宙规律的宏大,又暗喻人世间的忙碌如同蝼蚁。结尾提到"涪翁"(黄庭坚)已经开出了"药方",暗示前人智慧足以指引我们,不必再多说什么。

全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典故,表达了在纷扰世界中寻求内心安宁的智慧,既有对世俗的观察,也有超脱的哲思,语言形象而富有深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