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牧范松石为余作秋江晚渡图
风帆已落山生烟,霜叶半红新雁天。
野店小桥通线路,孤峰古寺斜阳边。
荷担驱驴者谁子,满衣山翠凉娟娟。
一人趁渡出沙际,何处撑来鸥外船。
使君为我图此景,披阅令人发深省。
一日将昏一岁秋,大似百年逢老境。
如何抛却云水乡,总是埋头声利场。
早觅家居到彼岸,莫待月黑迷津航。
野店小桥通线路,孤峰古寺斜阳边。
荷担驱驴者谁子,满衣山翠凉娟娟。
一人趁渡出沙际,何处撑来鸥外船。
使君为我图此景,披阅令人发深省。
一日将昏一岁秋,大似百年逢老境。
如何抛却云水乡,总是埋头声利场。
早觅家居到彼岸,莫待月黑迷津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江边渡口图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前八句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勾勒出秋江晚渡的宁静画面:风帆落下后山间升起炊烟,霜染的红叶与南飞的大雁构成秋日天空,野店小桥连接着乡间小路,古寺在斜阳中静立。一个挑担赶驴的行人衣襟沾满山色,沙洲上有人正等待渡船。这些细节共同营造出闲适淡远的田园氛围。
后八句是作者的感悟。当朋友为他画出这幅景致时,他突然意识到:一日将尽如同一年入秋,更像人生步入晚年。这让他深刻反省:为何人们总沉迷名利场,却抛弃云水之乡的宁静?他劝诫人们要早日寻找心灵归宿,不要等到人生暮年像月黑迷航般找不到方向。
全诗妙在将具体景物与抽象哲思自然融合。通过秋日黄昏的渡口景象,隐喻人生晚景,提醒人们不要被世俗名利所困,要及时追求精神家园。画面中的"渡口""彼岸"既是实景,也象征人生归宿,使寻常风景有了深刻的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