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长 次清真韵(辛巳二月初六(2001-2-28))

层阴带雨,裁柳瘗花,零星落尽春色。
画阁惘然烟落,飘绵近寒食。
犹难见、双燕客。
别旧地、杏梁空寂。
捲帘处、商略黄昏,莫添狼藉。
如此趁东风,呼唤清寒,吹冷赋愁壁。
却遣昔人回首,伤心月前宅。
青芜里、平翠陌。
问在否、去寻无迹。
又渐远、缥缈晨溪,何日重识?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阴雨绵绵的初春景象,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感伤和对故人的思念。

上片(前八句)写景:
开篇用"层阴带雨"营造出压抑的天气氛围,柳枝被风雨摧折,春花零落,整个春天似乎都要消逝了。在烟雨朦胧的画阁里,临近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日),却看不见往年成双的燕子。曾经燕子筑巢的房梁如今空荡荡的,主人公卷起帘子面对黄昏,心情就像满地零落的花瓣一样纷乱。

下片(后八句)抒情:
主人公想借着东风驱散寒意,却反而让冰冷的墙壁更添愁绪。这让他想起曾经在这宅院里共度时光的人,如今月光下的宅院只剩伤心。望着长满青草的小路,他想寻找故人踪迹却无处可寻。就像远处缥缈的溪流,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见。

全词妙处在于:
1. 用"裁柳瘗花"这样生动的拟人手法,让风雨有了破坏力
2. "双燕客"暗喻离人,燕子不归暗示故人不返
3. "缥缈晨溪"的意象,把思念之情具象化为可见的溪流
4. 通篇没有直说"想念",但每个景物都透着思念

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让普通的春日景象承载了深沉的情感,正是古典诗词最动人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