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明左迁镇远府判自号铁溪主人及内移为赋此

铁溪山水清如许,借问何人为作主。
信阳逐客何处来,一棹徘徊秋色里。
枕流欲以洗吾耳,漱石欲以砺吾齿。
山深路远人迹稀,此副肝肠向谁理。
昨夜岩头西风起,疋马送君乂千里。
他时何处问浮踪,短句长篇铁山底。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高克明的官员被贬到偏远地方(镇远府)当小官,他自称"铁溪主人"。后来他又被调回内地,朋友写了这首诗送他。

全诗用山水景色来比喻人生际遇: 1. 开头说铁溪的山水清澈,问谁是这里的主人——其实是说高克明虽然被贬,但保持高洁品格。 2. "信阳逐客"指高克明是被贬的官员,他在秋色中划船徘徊,显得孤独迷茫。 3. "洗耳朵""磨牙齿"是用典故,表示他想远离是非、保持节操,但深山老林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4. 最后四句写送别:西风起时送他远行,以后想找他,只能通过留在铁山的诗篇了。

诗的魅力在于: - 把山水写得有灵性,仿佛在陪伴孤独的官员 - 用"洗耳""磨齿"这种生活化比喻,让清高的品格变得具体可感 - 结尾的"短句长篇铁山底"很有画面感,好像那些诗就刻在山石上

本质上是在说:就算被贬到偏远地方,只要保持本心,你的品格就会像山水一样被人记住。朋友调走了,但他的精神还留在当地的诗文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