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柳汀答诗,知方卧病,次前韵三首 其一 (己亥稿上,清光绪二十五年春、夏)

海天漠漠云不行,淫霖十日难为情。
何堪风雨怀人夕,更听猿啼三峡声(小朱明洞天连夕猿啼甚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阴郁潮湿的雨天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病中友人的深切牵挂。

开头两句"海天漠漠云不行,淫霖十日难为情"用简单的画面感传递出压抑情绪:海天之间乌云密布,连绵十天的阴雨让人心情低落。这里的"难为情"不是害羞的意思,而是说阴雨天气让人情绪消沉。

后两句情感更浓烈:"何堪风雨怀人夕"是说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思念友人已经很难熬,偏偏还听到三峡猿猴凄厉的啼叫声(诗人在小朱明洞天这个地方连续几晚都听到猿猴悲鸣)。猿啼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烘托悲凉氛围,这里更强化了诗人对病中友人的担忧。

全诗妙在把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完全融合。连绵阴雨就像诗人挥之不去的忧虑,凄厉猿声则像诗人内心的不安。短短四句,既写景又抒情,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那种潮湿阴冷的环境下,诗人坐立不安的牵挂之情。

丘逢甲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