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翰林刘学士不遇

梦绕清华宴地深,洞宫横锁晓沈沈。鹏飞碧海终难见,
鹤入青霄岂易寻。六尺羁魂迷定止,两行愁血谢知音。
平生只耻凌风翼,随得鸣珂上禁林。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去拜访一位姓刘的翰林学士,结果扑了个空后的心情。全诗用各种比喻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位高官的仰慕,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开头两句"梦绕清华宴地深,洞宫横锁晓沈沈"是说:我梦里都想着去翰林院找你,可大清早赶到那里,却发现大门紧锁。"清华"指翰林院,"洞宫"也是比喻翰林院像神仙住的地方。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对翰林院的向往,以及扑空后的失落。

中间四句用了"鹏飞碧海"和"鹤入青霄"两个比喻:大鹏鸟飞向深海,仙鹤冲上云霄,都是在说这位刘学士地位太高,自己很难见到。就像被拴住的灵魂找不到归宿("六尺羁魂迷定止"),只能流着血泪告别知音("两行愁血谢知音"),这些夸张的描写都是在表达见不到人的痛苦。

最后两句"平生只耻凌风翼,随得鸣珂上禁林"是自嘲:我这辈子最惭愧的就是没有本事飞黄腾达,不能像别人那样骑着高头大马进出皇宫。"鸣珂"指达官贵人马鞍上的装饰品,"禁林"就是皇宫。这里表面说自己没本事,其实暗含怀才不遇的牢骚。

整首诗就像现代人发朋友圈吐槽"领导太难约了"的感觉,只不过古人写得特别文雅。用大鹏、仙鹤比喻高官,用"羁魂"、"愁血"形容自己,既表达了尊敬,又暗藏不甘,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诗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