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的园游画卷,充满了细腻的自然观察和淡淡的惆怅情绪。
开篇用"石洞阴阴雪刚化"的触觉描写,带出冬去春来的过渡感,接着用"溪边嫩柳弱不禁风"的视觉形象,既表现新生柳枝的娇柔,又暗含诗人对易逝之美的怜惜。三四句通过"燕子飞过花落的草亭"和"晴江上若隐若现的残虹"两个动态画面,将春日景色的鲜活与短暂同时呈现。
诗人想提笔在春竹上题诗,却被水雾中的笛声触动心绪,这种矛盾心理生动展现了文人面对美景时既想记录又怕破坏自然之美的纠结。最后以"回城独坐看夕阳"和"月光下乌鸦啼叫"的静景收尾,热闹过后的孤寂感油然而生。
全诗像一组蒙太奇镜头,从溶雪的洞穴到月下的城门,通过景物转换自然流露时光流逝的感伤。最妙的是始终保持着"看得到却抓不住"的春日气息,就像那支在水雾中飘散的笛声,让人真切感受到春天既明媚又易逝的特质。
郯韶
湖州吴兴人,字九成。号云台散史,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