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次越州用青丘登蓬莱阁望云门秦望诸山韵
春山未肯晴,湿烟飏树杪。
船头散疏雨,江城初破晓。
层空坏重云,兀立塔势矫。
草芳雊雉多,水满浮鹥小。
东风气力劲,帆疾过飞鸟。
朝色暧千岩,奇秀当门绕。
镜光溢百里,一片青未了。
禊亭人语空,樵径仙踪杳。
在处作清游,孤鸿漾天表。
船头散疏雨,江城初破晓。
层空坏重云,兀立塔势矫。
草芳雊雉多,水满浮鹥小。
东风气力劲,帆疾过飞鸟。
朝色暧千岩,奇秀当门绕。
镜光溢百里,一片青未了。
禊亭人语空,樵径仙踪杳。
在处作清游,孤鸿漾天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早春清晨的山水画卷,语言清新自然,读来仿佛能感受到湿润的春风扑面而来。
开头四句像用淡墨晕染的画面:春山被晨雾笼罩不肯放晴,湿润的烟霭缠绕树梢,疏疏落落的雨点打在船头,江边小城刚刚苏醒。这里用"未肯晴"把山拟人化,显得俏皮生动。
中间部分镜头拉远:厚重的云层中突然耸立出一座姿态矫健的塔,草丛里野鸡啼叫,涨水的江面浮着小小的白鹭。东风劲吹,船帆疾驰的速度超过了飞鸟。这些细节充满动感,让画面活了起来。
接着写群山在晨光中的美景:温暖的光线笼罩千岩万壑,奇秀的山峰环绕在门前(可能是船行视角)。江水像镜子般反射百里春光,满眼都是望不到头的青翠。这里"镜光""青未了"的比喻特别形象。
最后四句转入抒情:曾经热闹的禊亭(古人修禊游玩之处)如今空无一人,樵夫走的小径也寻不到仙人踪迹。但诗人依然享受这清净的独游,像孤鸿般自在翱翔于天地之间。结尾的"孤鸿"既是实景,也暗喻诗人超脱的心境。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纪录片,从细雨朦胧的江面,到破云而出的高塔,再到辽阔的青山绿水,最后定格在孤鸿远影上。诗人把寻常的早春行船写得气象万千,既有工笔细描,又有写意留白,读来令人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