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大监

君不见汉业已定犹勒兵,白登坐困师无名。席门先生计无误,黠虏不得窥平城。

论功自合班人杰,盖世拔山威尽折。漫誇勋业是韩彭,我出六奇秦项灭。

后来汉道如衰周,德尊一代陈太丘。二方相继厉名节,不顾羔雁真善谋。

雪霜贸贸年芳改,凛凛松筠见风采。豺狼当路狐狸号,独有孤鸿横四海。

至今逸韵传清商,云和之瑟弦高张。耳孙磊落天下士,大才有出皆其长。

胸中万卷饶丘壑,鲜取遗音叩寂寞。一朝解组又弹冠,出处无心付天乐。

我辈等是风月人,昔也同闬今为邻。不妨对语味如蜡,扰扰万事从横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借古喻今,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现实境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选择、气节操守的思考。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我出六奇秦项灭")用刘邦平定天下后仍用兵白登山的典故,暗讽功成名就后仍贪恋权势的行为。席门先生(谋士陈平)用计保全平城,说明智慧比蛮力更重要。作者认为真正的英雄不该像韩信、彭越那样炫耀战功,而应像陈平用智谋助刘邦统一天下。

第二部分("后来汉道如衰周"到"独有孤鸿横四海")笔锋转到东汉名士陈寔(陈太丘)。通过对比陈寔父子坚守德行的选择与当时趋炎附势的社会风气,赞美在乱世中保持松竹般气节的人。用"豺狼狐狸"比喻奸佞小人,而"孤鸿"象征特立独行的君子。

第三部分("至今逸韵传清商"到结尾)写陈氏后代继承先祖风骨。他们饱读诗书却不为功名所累,能潇洒地"解组(辞官)弹冠(重新出仕)",顺应自然。最后作者以邻居身份自比,表示虽与陈氏后人境遇不同,但都选择超脱世俗纷扰,在平淡中寻求真趣。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历史人物串联起"建功立业-坚守气节-超然处世"的人生三境界 2. "松筠""孤鸿"等意象生动展现文人风骨 3. 结尾"对语味如蜡"的比喻,巧妙道出君子之交淡如水的真谛 4. 通过陈氏家族的选择,揭示真正的成功是活得通透自在

诗中"不妨对语味如蜡"尤其精妙——表面说交谈像嚼蜡般无味,实则赞美超越功利的心灵共鸣,这种反讽手法让诗意更耐人寻味。

周麟之

(1118—1164)泰州海陵人,一说江宁人,字茂振。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