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海日①
汤谷之水何泱泱轮囷大木生其阳。
同根两干万馀里,其间有国名扶桑。
地临仙岛蓬莱渡,蛟室龙宫还布护。
幻景楼台变化多,天琛穴鳅频相妒。
君不见金乌闪闪起碧波,欃枪惊落摇婆娑。
魑魅魍魉各消散,尧天舜日光融和。
又不见岛屿风清商贾聚,鲸鲵浪靖征帆布。
文身黑齿游恩波,金汤百二雄东顾。
团团金阙走华光,乾坤大地长煇煌。
人生醉醒几驹隙,笑看扶桑海日真文章(施懿琳编校)。
同根两干万馀里,其间有国名扶桑。
地临仙岛蓬莱渡,蛟室龙宫还布护。
幻景楼台变化多,天琛穴鳅频相妒。
君不见金乌闪闪起碧波,欃枪惊落摇婆娑。
魑魅魍魉各消散,尧天舜日光融和。
又不见岛屿风清商贾聚,鲸鲵浪靖征帆布。
文身黑齿游恩波,金汤百二雄东顾。
团团金阙走华光,乾坤大地长煇煌。
人生醉醒几驹隙,笑看扶桑海日真文章(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扶桑海日》描绘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东方海上仙境,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
1. 奇幻的东方乐园 开篇用"汤谷"(传说中太阳洗澡的地方)和"扶桑神树"(太阳栖息的大树)构建神话场景。这里不是普通的海岛,而是有蛟龙宫殿、会变形的楼台,连珍珠(天琛)和海底生物都会嫉妒的奇妙世界。诗人用"金乌"(太阳)跃出海面、彗星(欃枪)坠落的画面,展现了这个仙境的动态美。
2. 理想社会的象征 中间部分暗含政治理想:当太阳升起,妖魔鬼怪消散,世界变得像尧舜时代一样光明。商船在平静的海上贸易,不同民族(文身黑齿指古代南方部落)和谐共处,边防坚固如"金汤"。这其实是借神话之地表达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3. 人生的诗意感悟 结尾突然拉回现实——辉煌的仙宫(金阙)终会消逝,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但诗人选择豁达:与其纠结虚幻,不如欣赏"扶桑日出"这天然杰作。这种"活在当下"的智慧,让神话描写有了现实意义。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带我们遨游瑰丽的神话世界,再悄悄植入社会理想,最后回归生命思考。那些蛟龙、彗星、会发光的仙宫,既是想象力的狂欢,也暗藏着对现实世界的温柔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