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飞熊联

宾东本有夙缘,公砌下芝兰,我门中桃李,相期无负陶成,纵音容已隔人天,言犹在耳;
生死空嗟异路,昔终朝谈笑,今大事劻勷,亦复谁能遣抑,倘香酒难通泉壤,痛益椎心。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作者悼念好友李飞熊的作品,用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悲痛。

上联回忆两人的深厚情谊:
1. "宾东本有夙缘"——我们前世就有缘分,像主人和贵客一样投契。
2. "公砌下芝兰,我门中桃李"——你用芝兰(高尚品德)培养后辈,我用桃李(教书育人)栽培学生,我们都继承了陶渊明式的教育理想。
3. 虽然生死相隔,但你的教诲还在我耳边回响。

下联抒发痛失挚友的悲伤:
1. "生死空嗟异路"——只能无奈叹息阴阳两隔。
2. "昔终朝谈笑"——过去我们整天谈笑风生。
3. "今大事劻勷"——现在(丧事)却要为你操办后事。
4. 这种痛苦无法排解,就算用香酒祭奠,恐怕也难以传达给九泉之下的你,让我更加心碎。

全联通过今昔对比(谈笑vs丧事)、虚实结合(生前声音vs死后祭奠),用教育者的共同理想作为情感纽带,把知识分子之间惺惺相惜的友谊,以及面对生死离别的无力感,表达得既含蓄又深刻。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明昨天还在聊天,今天却要为你办丧事"的强烈反差,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作者锥心之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