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岭歌

风猎猎兮云鳞鳞,秦山万叠银海青。
轻车超忽三十里,峰回谷转成字形。
野花飘香薄烟生,凤皇无声山鸟鸣,吁嗟!西方美人长冥
冥。
流尘万古咸阳树,蓍草裁知西伯墓。
髫年误解朝阳诗,毕生困顿岐周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又带点忧伤的山水行旅图,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第一段(风景与行程)
开头像电影镜头:风声呼啸,云层像鱼鳞般铺开,秦岭山脉像银色海洋中起伏的波浪。诗人坐着轻快的马车,在蜿蜒的山谷中穿行三十里,山路像"之"字一样曲折。这里用"银海""超忽"等词,既写出秦岭的壮美,又暗含旅途的急促感。

第二段(由景生情)
山间野花飘香,薄雾缭绕,本该是凤凰栖息的地方,却只听见普通山鸟的叫声。诗人突然感叹:"西方美人"(可能指周文王或理想中的贤君)早已长眠地下。这里用"凤凰无声"暗示理想失落,普通山鸟的嘈杂更反衬出这种寂寞。

第三段(历史沉思)
结尾转向历史感慨:咸阳古城的尘土、周文王墓的蓍草(占卜用),都是时间流逝的见证。诗人说自己小时候误读了《诗经》里"凤凰朝阳"的典故(比喻贤臣遇明君),结果一生困在岐周(周朝发源地)的路上,暗指追求理想却始终不得志。

核心魅力
全诗用大气的自然景观(风云/群山)对比细微的生命体验(野花/鸟鸣),再通过"凤凰"这个意象串联起现实与历史。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年轻时对理想的理解太天真,结果用一生为这个误解买单,这种遗憾特别能引发现代人共鸣。诗中"万叠银海""万古咸阳"的宏大,与"髫年误解""毕生困顿"的渺小形成强烈反差,让人感受到人在命运和历史面前的无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