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到泗州酬崔使君

徐城洪尽到淮头,月里山河见泗州。
闻道泗滨清庙磬,雅声今在谢家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乘船到达泗州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人文雅趣的赞叹。

前两句"徐城洪尽到淮头,月里山河见泗州"写行程:从徐城(今徐州)的洪水尽头一路行船到淮河尽头,在月光照耀下,终于看见了泗州城的山河轮廓。这里用"月里"二字,既点明夜间行船,又给景色披上朦胧柔美的月光滤镜。

后两句"闻道泗滨清庙磬,雅声今在谢家楼"转向听觉描写:听说泗水边清庙的磬声悠扬,如今这高雅之音正从谢家楼传来。这里巧妙用声音勾连起宗教圣地和文人雅集之地,把肃穆的庙宇磬声与风雅的文人聚会融为一体,既表现泗州的文化底蕴,又暗含对崔使君(谢家楼主人)高雅品味的称赞。

全诗通过"月下山水"和"清庙雅音"两个意象,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完美结合。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声音刻画,让读者感受到他对泗州之美的惊艳,以及对友人高雅情趣的欣赏。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