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原道中

分险架长澜,斜梁控夕峦。宿云依岭断,初月入江寒。
缁化秦裘敝,尘惊汉策残。无言倦行旅,遥路属时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秦原道中》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长途跋涉的疲惫和对前途艰难的感慨。全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色和旅途艰辛的刻画,传递出一种深沉的人生况味。

诗的开头两句“分险架长澜,斜梁控夕峦”,写的是行走在险峻山路上的场景:湍急的河流将山路分隔,倾斜的山梁仿佛控制着傍晚的山峦。这里的“分险”“斜梁”不仅是对地形的描写,也暗示了前路的艰难。

中间四句转入对景色的细腻观察:“宿云依岭断,初月入江寒”——傍晚的云朵缠绕山岭若隐若现,初升的月亮把寒意洒向寒冷的江水。这里用“宿云”“初月”两个意象,既点明时间从傍晚到入夜的推移,又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

“缁化秦裘敝,尘惊汉策残”两句转而描写旅途风尘:黑色的尘土弄脏了秦地的皮衣,飞扬的尘埃惊动了手中的书简。这里通过衣服和书卷的细节,生动展现了长途跋涉的艰辛。

结尾两句“无言倦行旅,遥路属时难”直接抒发了情感:疲惫的旅人默默无言,漫长的路途正逢时世艰难。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将个人旅途的劳累与时局的艰难联系起来,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整首诗最大的特点是用具体的旅途细节(险路、月夜、风尘)来表现抽象的“时难”之感,让读者能从画面中体会到诗人的疲惫和对时局的忧虑。诗中“斜梁”“初月”“尘惊”等用词既准确又富有诗意,在写实中透出沧桑感,这正是这首诗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