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图二十一首 其十七 簸扬

临风细扬簸,糠秕零风前。
倾泻雨声碎,把玩玉粒圆。
短裙箕帚妇,收拾亦已专。
岂图较斗升,未敢忘凶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妇在风中簸扬谷物的劳动场景,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临风细扬簸,糠秕零风前"生动展现了农妇站在风中,轻轻抖动簸箕,让谷壳随风飘散的画面。这里用"细扬"二字,既表现了动作的轻柔,又暗示了农妇的耐心细致。

中间四句"倾泻雨声碎,把玩玉粒圆"形成巧妙对比:谷粒落下时像雨点般簌簌作响,而留在簸箕里的饱满谷粒则圆润如玉。诗人通过听觉(雨声碎)和触觉(把玩玉粒)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听到谷粒洒落的声音,感受到手中谷粒的质感。

后四句转向对农妇的描写:"短裙箕帚妇"勾勒出朴素勤劳的农妇形象,"收拾亦已专"表现她专注认真的劳作态度。最后两句升华主题:农妇如此认真不是为了计较收成多少,而是对可能到来的荒年心存敬畏。这里体现了农民居安思危的智慧,也暗含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敬意。

全诗用日常劳动场景展现深刻生活哲理,将农妇簸谷的普通动作写得富有诗意,赞美了劳动之美和农民的生存智慧。诗人观察细致,善用比喻(把谷粒比作雨声、玉粒),让平凡农事焕发艺术光彩。

楼璹

又名楼璹,字寿玉,又字国器。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生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楼异之子。以父任得官,初为婺州(今浙江金华)幕僚。绍兴三年(1133年)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绘制《耕织图诗》45幅,反映江南农业情况。每图皆配以五言八句诗,书后附有作者孙楼洪的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