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郊行

旷野久晴霁,月娥添夜明。
光浮渰水白,寒彻纩衣清。
颇复蓝关意,端为剡县行。
灏然天宇内,应不负平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晴朗月夜下郊外漫步的场景,充满了宁静与哲思。

前四句写景:久旱后的旷野空气清新,月光格外明亮。月光照在水面上泛起银白波纹,虽然穿着棉衣仍能感受到夜寒的沁凉。这里用"月娥"(月亮仙子)的拟人手法,让月光有了灵性;"光浮""寒彻"的动词运用,使画面既唯美又真实可感。

后四句抒情:诗人联想到两个典故——韩愈被贬蓝关时"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坚韧,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的随性。在浩瀚星空下,他感悟到:人只要顺应本心而行,便不算虚度此生。这种将个人体验与历史典故交融的写法,让简单的夜行有了思想深度。

全诗妙在: 1. 用"渰水白""纩衣清"等具体意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2. 通过月光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感悟自然串联 3. 结尾的"不负平生"传递出洒脱的人生态度,就像现代人说的"活在当下,无愧于心"

诗中那份独行天地间的孤清与自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代人夜晚独自散步时,那种暂时脱离喧嚣、与自我对话的珍贵时刻。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