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谢董简卿

高人北海下,遂与世情疏。
怅望九霄鹤,携持千里鱼。
风云今迩只,泉石后何如?
诏读须中秘,无疑未见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与世俗疏离的生活状态,同时暗含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开头两句“高人北海下,遂与世情疏”直接点明主题:一位品格高洁的隐士(“高人”)远离尘嚣,像北海的仙人一样超脱,渐渐与世俗人情疏远。这里的“北海”可能暗用典故,指代远离尘世的地方。

三四句“怅望九霄鹤,携持千里鱼”通过生动的意象表达隐士的孤独与期待。“九霄鹤”象征高飞远举的理想,而“千里鱼”则可能指代远方的朋友或书信(古有“鱼传尺素”的说法)。隐士怅然望着高飞的鹤,手里拿着远方送来的鱼,似乎在等待某种联系或理解。

五六句“风云今迩只,泉石后何如?”转向对时局和未来的思考。“风云”可以指变幻的世事,“迩只”表示如今就在眼前。诗人似乎在问:如今的世事变幻莫测,而自己钟爱的山水泉石(代表隐居生活)未来又会怎样呢?这里透露出对隐居生活能否持续的忧虑。

最后两句“诏读须中秘,无疑未见书”稍显晦涩,但大致意思是:即使朝廷下诏书征召(“中秘”指宫廷藏书或官职),隐士依然保持超然态度,不为所动。“无疑未见书”可能表达他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或者暗示他早已看透世情,无需外物证明。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有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也暗含一丝孤独与对未来的思索。诗人通过鹤、鱼、风云、泉石等自然意象,巧妙传达出超脱与眷恋并存的复杂心境,让读者感受到隐士的清高与世俗的疏离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