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读吴汉槎秋笳集

寒夜挑灯读。
最可怜、穷边千里,羁愁万斛。
早识娥眉原擅妒,故遣雨翻云覆。
况自古、红颜薄福。
未必如花如玉貌,但工谗、应作倾城目。
千古恨,言难足。
旧关重入情非夙。
数当日、布衣余子,绣鞍华屋。
未白乌头人鬓白,知汝忧怀似簇。
更谁省、乘除直曲。
莫为风霜销意气,算风霜、未抵人情酷。
徐掩卷,为歌哭。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诗人在寒夜灯下读友人吴汉槎诗集时的感慨,核心情感是对友人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世态炎凉的愤懑。

上阕用"寒夜挑灯"营造孤寂氛围,说友人被流放边疆("穷边千里"),承受着巨大愁苦("羁愁万斛")。诗人用"娥眉擅妒"比喻小人嫉妒贤能,用"雨翻云覆"形容世道反复无常。后几句尖锐指出:那些进谗言的小人未必真有才貌,但靠陷害他人就能获得权势("应作倾城目"),这是千古难消的恨事。

下阕写友人重返旧地时物是人非。当年布衣之交如今住华屋乘骏马,而正直的友人却愁白了头("未白乌头人鬓白")。最痛心的是没人关心是非曲直("乘除直曲")。最后诗人激励友人:自然界的风霜虽冷,但比不上人情的冷酷,不要因此消沉。结尾"徐掩卷,为歌哭"动作描写尤为动人,展现诗人读完诗集后既想放声痛哭又要强忍悲愤的复杂心情。

全词通过对比手法(小人得志vs君子落魄)、生动比喻(将谗言比作倾城美人)和递进式情感抒发(从同情到愤慨再到勉励),把知识分子遭遇不公的悲愤表达得淋漓尽致,至今读来仍能引发强烈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