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作品由两组短句组成,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前四句描绘了隐士的闲适生活:
溪流声仿佛永远在耳边回荡,推开门就能看到不变的青山,扫地时树木的影子静静停留,擦拭琴桌时仿佛能听见琴弦余音。这些画面通过声音与光影的交织,传递出隐居者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宁静心境,连最日常的动作都充满诗意。
后两句突然转向政治讽谏:
用直白的口语说"劝诫君主的话他听不进去,多次进谏无效后不如归隐",像是突然从山水画中跳出来的现实宣言。前文的静谧生活在这里显露出原因——是政治理想破灭后的主动选择。
两组短句形成巧妙对比:自然永恒VS人事无常,静美画面VS激烈谏言。作者把"归隐"这个决定放在中间,让读者自己品味从庙堂到山林的转变。最精彩的是"扫地""拂床"这种平凡动作里藏着大抉择,把人生转折写得举重若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