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华首寺

花宫门户辟朱明,四百芙蓉一掌擎。
彼岸从来皆佛度,高山奚必以仙名。
云垂绝壑漫漫下,春转芳塘盎盎生。
心迹不知何处住,频从支遁订新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华首寺的壮丽景色和禅意氛围,同时融入了作者对佛理的感悟。

首联"花宫门户辟朱明,四百芙蓉一掌擎"用生动的比喻写寺庙的宏伟——寺庙大门像在红日下敞开,周围群山如同四百朵莲花被一只佛手托起。这里把自然景观和佛教意象巧妙结合。

颔联"彼岸从来皆佛度,高山奚必以仙名"表达了作者的佛教思想:普度众生本是佛家本分,何必非要用道教神仙来命名高山。体现了作者对佛教的推崇。

颈联"云垂绝壑漫漫下,春转芳塘盎盎生"转向写景:云雾从深谷缓缓垂下,春意让池塘生机盎然。这两句动静结合,画面感极强。

尾联"心迹不知何处住,频从支遁订新盟"写作者心境:内心无所依托,只能频频与高僧(支遁代指)探讨佛理。流露出对精神归宿的追寻。

全诗以寺庙景观为载体,将自然美与宗教哲理自然融合。语言清新流畅,既有对壮丽山寺的描绘,又包含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禅意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