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军营书所见

阵云阴阴作愁绝,东溪一夜溪流赤。
滩头石碎挂死人,死人多于滩头石。
我来维舟延福门,路旁纷纷走避贼。
中有一老哭且行,鲜血新疮在右额。
自言家近幔亭峰,庐井年年习兵革。
红巾三度入闽关,九曲溪山遍荆棘。
今年无贼有戍兵,妻子流亡归暂息。
谁知将军率虎狼,葛伯先夺耕夫食。
乱军纵火焚山庄,牛羊鸡犬皆烹磔。
君看溪边流死人,尽死官军非死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用直白的语言控诉了官军比土匪还凶残的现实。

开头用"阵云阴阴"营造压抑氛围,东溪被血染红的画面触目惊心。第二句用夸张手法说"死人多于滩头石",突出死亡之惨烈。诗人停船时看到百姓逃难,特别描写一位额头带伤的老者,他的哭诉揭露了更残酷的真相:红巾军(起义军)三次入侵虽造成破坏,但今年没有起义军后,老百姓反而遭受官军更甚的暴行。

诗人用强烈对比:官军像虎狼般抢夺粮食,连耕种的农民都不放过;他们放火烧村,把牲畜都杀光吃净。最后两句点明残酷现实:溪边漂浮的尸体,都是被官军杀害的百姓,而不是死于起义军之手。

全诗通过老农之口和亲眼所见的惨状,揭露了封建军队打着"保家卫国"旗号却残害百姓的真相。诗人用血淋淋的画面和通俗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战争中最受苦的永远是普通百姓,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