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竹西亭昔日的繁华盛景,以及如今衰败后的伤感追忆。
前四句写扬州过去的繁华:歌舞音乐飘荡在扬州路上,竹西亭曾是人们夸耀的胜地。香风中飘散着华服美人的气息,月光下琵琶声声如诗如画。"写琵琶"这个说法很妙,把月光照在琵琶上的景象比作在书写乐曲。
五六句笔锋一转,用"画鹢停深柳"(装饰华丽的游船停泊在茂密柳树下)、"春城覆落花"(春天的城市铺满凋落的花瓣)两个意象,暗示繁华不再。深柳遮住了游船,落花覆盖了城市,都是衰败的象征。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追忆全盛时期的景象,看着如今荒凉的玉钩斜(扬州一处地名),让人肝肠寸断。诗人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深切怀念。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眼见高楼起,眼见楼塌了"的沧桑感。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伤心,但通过"香风罗绮"到"深柳落花"的意象转变,让读者自然感受到物是人非的惆怅。这种用景物变化来表达情感的手法,既含蓄又深刻,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