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州署秋日偶题 其一

天无风雨不成秋,只当清明上巳游。
楚树吴云二千里,满天黄英独登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在秋天登上高邮州署城楼时的所见所感,语言简单却意味深长。

前两句"天无风雨不成秋,只当清明上巳游"说的是:如果没有风雨的凉意,这秋天就不像秋天了,倒像是清明时节踏青游玩的好天气。这里用对比手法,点出真正的秋天应该有的萧瑟感。

后两句"楚树吴云二千里,满天黄英独登楼"写的是登高远望的景色:远处楚地(湖北一带)的树木和吴地(江苏一带)的云霞绵延数千里,而眼前漫天黄叶飘飞,诗人独自登楼远眺。这里的"黄英"指黄叶,"独登楼"三个字透露出一种孤独感。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风雨点出秋意,比直接说"秋天到了"更有味道
2. 通过对比清明时节,突出秋天的萧瑟
3. 用"楚树吴云"的辽阔和"独登楼"的孤独形成强烈反差
4. "满天黄英"的画面感很强,让读者仿佛看到黄叶纷飞的景象

诗人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既写出了秋天的特色,又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登高望远时的孤独心境,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魏源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