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楼

蛾眉山色凝秋碧,山下云连镜湖湿。
万里青天月半规,十二楼头夜吹笛。
满庭桂树仙人家,玉兔捣药来红霞。
青莲居士下东海,祇在蓬莱扫落花。

现代解析

《半月楼》是一首描绘梦幻般场景的诗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想象,展现了一幅仙境般的图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分析:

1. 开篇的自然景色: - "蛾眉山色凝秋碧,山下云连镜湖湿":诗人首先描绘了一幅秋日的山景,蛾眉山(形容山的形状像女子的眉毛)的景色在秋意中显得格外清新碧绿,山下的云雾缭绕着镜湖(湖水如镜子般平静),湖面上泛着湿润的光泽。这里,诗人用自然的美丽来引出下面的梦幻场景。

2. 夜空中的月色与楼阁之景: - "万里青天月半规,十二楼头夜吹笛":接着,诗人转向夜空,描绘了一个半圆形的明月挂在万里无云的天空中,而在楼阁的十二层之上,有人在夜晚吹笛。这里的“十二楼”可能指的是楼的层数,也可能象征着天上的仙宫,诗人通过月色和音乐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3. 仙人的世界与月宫奇景: - "满庭桂树仙人家,玉兔捣药来红霞":诗人描述了一个满是桂花树的庭院,这里居住着仙人,还有玉兔在捣药,形成了一幅美丽的仙境图景。红霞(指晚霞)光线下,一切显得更加神秘和美丽。

4. 李白与仙境的关联: - "青莲居士下东海,祇在蓬莱扫落花":最后,诗人提到李白(被称为“青莲居士”)出现在片中,他在东海之上,似乎在蓬莱仙岛上清扫落花。这里可能意味着李白追求神仙般的生活,或者他梦想着飘逸的自由生活。这里还暗示了诗人对李白诗歌中追求仙境、自由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绚丽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充满幻想和浪漫色彩的画面。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超凡脱俗、自由飘逸的生活境界的向往。

柯九思

(1290—1343)元台州临海人,字敬仲,号丹丘生。依附怀王图帖睦尔(文宗)。文宗即位,授典瑞院都事,迁奎章阁鉴书博士。文宗死,流寓江南。博学能文,善楷书,工画墨竹,能以书法为之。又善鉴识鼎彝古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