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鲤湖

九鲤山头爽气芬,潺湲九漈隔溪闻。
青嶂高障海东日,碧溪流空湖曲云。
坐听{狷月换贝}声怜草阁,夜深月色度松门。
无缘能结茅斋宿,绿水丹山欲共分。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九鲤湖一带的山水美景,充满宁静悠远的意境。

开头两句直接带我们进入九鲤山的清新环境:山上空气清爽,隔着溪水就能听见瀑布(九漈)的流水声,声音清脆悦耳。这里用"爽气芬"和"潺湲"这样的词语,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山间的清新空气和悦耳水声。

中间四句是整首诗最精彩的部分。诗人用"青嶂"(青色山峰)和"碧溪"(碧绿溪水)形成色彩对比,山峰像屏风一样挡住东边的太阳,溪水倒映着湖面弯曲处的云彩。晚上坐在草屋里听着贝壳碰撞般的水声,看着月光穿过松树间的空隙洒下来。这些画面既真实又梦幻,把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景致都生动地展现出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遗憾:可惜不能在这里建个小屋常住,只能把这片绿水青山的美景记在心里带走。这里的"绿水丹山"用红绿对比,突出了自然景色的鲜明生动。

整首诗就像一组山水画,有声音(水声)、有色彩(青、碧、丹)、有光影(日光、月光),还有诗人的情感。它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用简单常见的景物,组合出一幅让人向往的山水画卷,同时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眷恋和无奈。读起来让人感觉既清新自然,又带着淡淡的惆怅。

黄艾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伯耆。孝宗乾道八年进士。光宗朝充嘉王赞读。宁宗时擢左司谏,权工部侍郎兼侍讲。时朱熹罢经筵,艾因进讲问逐熹之骤,为请再三,不听。除中书舍人,官终刑部侍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