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外丝丝袅绿烟,轻花初破不成绵。
却嫌官路逢寒食,恼乱离愁似去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名为《柳》,是一首描绘柳树及其相关景象的诗。接下来,我会用通俗的语言来为你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的第一句“风外丝丝袅绿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枝在微风中的姿态。柳树在风中轻轻摇摆,好像绿色的烟雾在袅袅升起。这种描述非常生动,让人仿佛能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面。

接着,第二句“轻花初破不成绵”,诗人可能是在描述柳絮初放的样子。柳絮像刚开放的花朵一样,尚未成熟到如同绵花的柔软和蓬松。这里的“轻花初破”形象生动,给人一种新鲜和生机的感觉。

然后,第三句“却嫌官路逢寒食”,诗人笔锋一转,透露出一种忧伤的情绪。寒食节是中国古代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春天,此时正是柳树发芽、生长的好时节。但诗人却觉得在官道上看到柳树,恰逢寒食节,引发了离愁别绪。这里的“却嫌”二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恼和不满。

最后一句“恼乱离愁似去年”,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离愁情绪。这种离愁不仅是因为眼前的景象,还可能是因为想起了去年的情景,使得今年的离愁更加混乱和强烈。这里的“恼乱”二字,既表达了诗人的烦恼,也展现了他对过去记忆的深深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柳树这一形象,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并借助寒食节这一背景,表达了诗人的离愁情绪。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