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
妙域三时殿,香岩七宝宫。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
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
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
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
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愿随方便力,长冀释尘笼。
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
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
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
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愿随方便力,长冀释尘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天在天中寺寻访复礼上人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佛寺的庄严与禅意的深远。
开篇用"妙域""香岩"等词形容寺庙如仙境般神圣,金绳玉柄等物象暗示佛法的高深。"喻筏""传灯"借用佛教典故,说佛法如渡人的木筏、如传递的明灯,智慧无穷无尽。
中间部分探讨佛理:真理终归一处,修心要超越对立。用"有无双惑遣"说明要破除执念,用"真俗两缘同"点出出世与入世可以统一。这些思想通过"摘叶""投花"等生动意象来表现,树叶似燃烧的翠玉,落花如散落的红霞,充满禅意。
后段写寺院实景:檐角风铃轻吟,池水泛着寒光,暮色中禅树枝叶葱郁。最后表达愿望:希望能借助佛法力量,永远摆脱尘世束缚。
全诗将佛寺美景与深奥佛理自然融合,用鲜明意象化解抽象说教,既有"网珠映日"的视觉美,又有"心行不二"的哲理深,让读者在诗画意境中感受佛法的澄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