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庭院里海棠盛开的静谧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哲思。
开头两句用"闭门春色"和"紫绵生雾雨"的意象,营造出一个与世隔绝却春意盎然的小天地。这里的"紫绵"可能指海棠花繁茂如紫色棉絮,在暖阳下仿佛笼罩着朦胧雨雾。
中间六句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庭院的生机勃勃:主人虽常不在家,但过客都会被美景吸引不忍离去;矮小的花枝害羞地躲在墙内,飘落的花瓣悄悄随溪水流走;古老的石缝里有蚯蚓爬行,竹林里传来鸟儿的啼鸣。这些描写充满动态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说"红颜流落未须嗟",表面是说海棠花凋零不必叹息,实则暗含人生哲理:美好的事物终会消逝,但只要我们能用美好的语言记录它("妙语发挥"),就能成为这份美好的主人。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让整首诗在写景之余更显深刻。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细腻的观察将普通庭院景物写得趣味横生,最后又升华出对生命短暂的坦然,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趣和哲学思考。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