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田家杂兴三首 其一

雨过村落凉,柴门绿槐影。
嘒嘒新蝉鸣,黄熟云百顷。
半载岁功成,报速力殊省。
命俦腰镰去,陇上日方永。
敢辞挥汗苦,生事依田井。
归来茅檐下,月已升东岭。
虽逢禁酿时,无酒劳勤黾。
粗粝足疗饥,鼓腹私自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农忙时的田园生活,语言朴实却充满画面感,传递出农民劳作的艰辛与收获的满足。

开头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雨后村庄凉爽宜人,绿槐树影投在柴门边,蝉鸣声此起彼伏,金黄的稻浪绵延百亩。这里用"黄熟云百顷"的比喻,把成熟的稻田比作金色云海,既壮观又充满丰收的喜悦。

中间八句聚焦农忙场景:半年辛劳终见成果,收割效率出奇地高。农民们结伴带着镰刀下地,趁着漫长的夏日抢收庄稼。"敢辞挥汗苦"道出农民心声——虽然汗流浃背,但生计全靠这片土地。这里"田井"代指家乡田地,暗示农民与土地密不可分的关系。

最后六句转入收工后的温馨画面:归家时月亮已爬上东山,虽然官府禁酿喝不上酒慰劳自己,但粗茶淡饭能填饱肚子,摸着圆鼓鼓的肚皮已觉幸运。"鼓腹"这个细节生动展现了农民知足常乐的心态,即便在禁酒令的约束下,丰收的粮食就是最大的安慰。

全诗通过"晨出劳作-日中抢收-月下归家"的时间线,用白描手法展现真实的农耕生活。没有华丽辞藻,但"腰镰""挥汗""粗粝"等具象词汇,让读者仿佛能闻到稻香、听到蝉鸣、感受到烈日炙烤。诗人通过农民视角,传递出对土地的深情与对简朴生活的珍视,这种接地气的诗意正是其动人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