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如何正确理解古代经典,核心观点是:别被复杂的注释带偏,抓住原文精髓才最珍贵。
前两句用"孔壁遗经"(孔子旧宅墙里发现的古籍)打比方,说经典本身的意义不难懂,但后人添加的各种解释反而让人糊涂。就像现在很多人读名著,光看专家解读却忘了原文说什么。
后两句给出建议:别在细枝末节上纠缠("生枝节"),完整准确地理解原文("记得全文")才是无价之宝。好比我们学道理,与其纠结别人怎么解说,不如先把原话吃透。
全诗用"万金"作比特别生动——真正的好东西不在包装盒(注释)里,而在内容本身。这种提倡回归本源、拒绝过度解读的思想,对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尤其有启发。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