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扫墓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质朴的画面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感悟。
前四句写扫墓路上的景象:松树和楸树(墓地常见树木)让诗人整夜梦回往事,天没亮就顶着风露出发。走近山时发现草木凋零显得黯淡,但脚踩枯叶的沙沙声却格外清晰。这些描写既真实又带着淡淡的哀愁,枯叶声仿佛在替逝者诉说。
中间两句笔锋一转,展现田野生机:农人用木架晾晒稻谷("架禾"),田里新种的麦苗沐浴着晴日。这两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与前面肃穆的扫墓场景形成温暖对比。
最后两句是诗眼:诗人看着农忙景象突然醒悟——踏实从事农耕才是正道,自己半生为功名利禄奔波("营营")实在是虚度光阴。这种顿悟来得自然又深刻,就像我们现代人偶尔停下忙碌脚步时,突然羡慕起简单生活的纯粹。全诗用最朴实的扫墓经历,道出了"返璞归真"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