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山家

秋深客路巳无聊,此宿何堪更寂寥。
雨叶响林人语寂,风灯近竹客心摇。
村醪味薄愁先醉,野叟倩亲语渐骄。
椎有儿童忘世故,向人欹鼾到明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深秋时节借宿山村的夜晚,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心理刻画,展现了孤独与温暖的矛盾感受。

前两句直接点明背景:深秋旅途本就让人感到乏味,投宿的山村夜晚更是寂静得让人难以忍受。这里用"无聊"和"寂寥"两个词,把旅人疲惫孤独的心情表露无遗。

中间四句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夜晚的细节:雨打树叶的沙沙声衬托出人声的寂静,风中摇曳的灯火映着竹林,让旅人本就漂泊的心更加不安。喝着村里自酿的淡酒,愁绪未消却已微醺,与淳朴的老农聊天,对方越说越起劲。这些描写特别真实,风雨声、灯火、淡酒、健谈的老人,都是山村夜宿常见的场景,但诗人用"心摇""愁先醉"这样的词,让普通景物都带着情感温度。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出现全诗最动人的画面:只有天真的孩童不懂世间烦恼,在客人身边歪着头酣睡到天明。这个细节突然冲淡了前文的愁绪,孩童纯真的睡态成为寒冷秋夜中最温暖的所在。

全诗妙在将孤独旅愁与山村温情自然交融,从开始的"寂寥难忍"到最后的"孩童酣睡",情绪完成了一个温暖的转折。诗人用最朴实的山村夜宿场景,写出了人人都会经历的孤独时刻,以及陌生人之间不期而遇的温暖,这种真实感正是其打动人心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