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行即事

近夜山更碧,入林溪转清。不知伏牛事,潭洞何从横。
野岸烟初合,平湖月未生。孤舟屡失道,但听秋泉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傍晚时分乘船沿溪而行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宁静而略带神秘的山水意境。

前两句写天色渐晚时的山色溪水:夜幕降临,山色显得更加青翠;进入树林深处,溪水反而变得更加清澈。这里通过颜色和透明度的变化,生动展现了黄昏时分山林特有的静谧美感。

中间四句透露出一丝疑惑和神秘感:诗人不知道关于"伏牛"的传说故事(可能指当地某个关于牛形山石的民间传说),只觉得眼前的潭水和洞穴错综复杂。此时岸边雾气渐渐聚拢,湖面却还没有月亮升起。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似真似幻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未知的山水秘境。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小船在蜿蜒的溪流中多次迷路,四下寂静,只听见秋天泉水流动的声音。这里通过"迷路"和"泉声"的对比,既表现了溪流的曲折幽深,又用声音反衬出环境的空灵寂静,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种独行山水间的孤独与惬意。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山、林、溪、雾、月、舟等元素,通过视觉(山色、雾气)和听觉(泉声)的交替描写,让读者仿佛跟着诗人的小船一起,体验了一场宁静而略带神秘感的黄昏溪行。诗中那种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细腻感受,正是中国传统山水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