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松年竹楼说听图

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盏灯。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像一张发黄的老照片,记录着古人生活的某个瞬间。

诗的前两句是工整的对仗,用简单的物品堆叠出温暖氛围。"小书楼下千竿竹"像镜头拉远,先展示被竹林包围的小楼;"深火炉前一盏灯"则把镜头推进屋内,炉火映着孤灯,冷清的竹林与温暖的炉火形成有趣对比。

后两句突然抛出问题:谁在这样的环境里过夜?答案出人意料——炼丹道士和打坐的和尚。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角色(道士追求长生,和尚讲究超脱)居然共处一室,就像把火锅和冰淇淋放在同一个碗里,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全诗妙在没说透的留白:竹声、炉火、灯影中,两个修行者如何相处?是辩论教义还是默默对坐?诗人用20个字搭建了一个微型剧场,让读者自己想象剧情。这种"少即是多"的手法,就像现在流行的极简摄影,用最少的元素传递最丰富的意境。

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赵构生于大观元年五月乙巳日(1107年6月12日),同年赐名赵构,封蜀国公,历任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等职,不久晋封康王,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掳徽、钦二帝北去后,被宋钦宗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称“南宋”。

0